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培养新闻 >> 正文

人才培养不打烊 研究生寒假攻关忙 ——2024-2025学年寒假研究生培养巡礼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1-22 [来源]: [浏览次数]:

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研究生的研究进度,合理分配研究任务,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科研产出质效,促进研究生知识学习、学术研究、实践创作、学位论文创新等工作顺利开展,精准掌握寒假期间研究生研学情况,1月10日,研究生处发布《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寒假研究生研学计划统计的通知》,2200余名研究生对寒假期间研学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在此背景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师生抢抓机遇、只争朝夕,科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寒假期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一是严格落实研究生组会制度,组织专题讨论,引导研究生深入探索特定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深化理论基础。二是学院举办多场学术会议与“电子信息+”跨学科研讨会,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与创新。三是指导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验室研发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开展组会、实验、实习实践情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要求研究生指导老师在寒假以多种形式开展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实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是推行“寒假学术充电计划”,引导研究生集中时间精读专业经典与前沿文献,参与线上研讨会,深化理论基础,同时鼓励跨学科学术交流,拓宽研究视野。二是实施“技能提升行动”,依托实践基地等开展实践项目训练,强化数据处理、编程等实用技能,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支撑。三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开展组会、实验、实习实践情况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严格执行研究生组会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依托重大项目的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师生推进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积极筹备2025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工作,提升科研竞争力。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修订“区块链原理与实践”规划教材,并派遣学生在实习实践基地锻炼,提升实践能力。这些特色做法有效促进了产学研融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生组会、学术会议、实习实践情况

计算机学院实施多元化培养策略,包括定期召开组会促进学术交流,安排研究生赴企业实习实践以增强行业认知与技能实战,支持留校学生深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导师和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潜能,确保学生假期成长不间断。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开展实验、外出实习情况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严格落实研究生组会制度,导师从研究进展梳理、学术难题攻克、前沿动态追踪等维度悉心指导,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举办多场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积极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此外,学院举办 “数学 +” 跨学科研讨会,邀请多领域学者共同研讨,有效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组会、聆听学术讲座、实习实践情况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留校开展科研工作,还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通过组织安全培训和日常监督,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工作。这些特色做法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展现了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开展组会、实验情况

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组织留校研究生召开寒假实验室安全工作和科研工作会议,导师们深入研究生实验室和工作室,对留校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线下指导和科研交流,明确了研究生的角色定位,推动研究生博士化工程,制定并出台了《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实施办法(试行)》,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效果,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组会、开展实验情况

在寒假期间,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紧密围绕“提升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双向目标有序开展。各研究团队定期召开组会,导师与学生针对科研进展、学术问题及论文规划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解决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部分研究生积极投身企业实习实践,通过深入公司一线了解行业动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导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研究生积极走出校园,走访各地文化古城,进行博物馆实地调研等,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丰富寒假期间的学术与生活体验,助力学生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让寒假成为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加油站”。

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研究生组会、开展实验、参加学术会议、外出调研情况

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文科的特征,研究生研学活动主要以文献研读、撰写论文为主。具体为研一、研二学生主要以阅读文献展开研学活动;研三学生主要以撰写论文展开研学活动;部分专业硕士进入实习单位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研学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组会、自主查阅文献情况

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在寒假积极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注重学术精进,又高度重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导师紧抓组会,引导学生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学术素养。同时结合行业实际需求,组织实践项目、参加行业会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学术基础,更增强了学生应对多样化、数字化传播需求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在新闻与数字传播领域全面发展。

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研究生开展实习实践、参加行业会议情况

法学院通过线上线下开组会的方式,切实的了解学生在寒假期间的动态,鼓励学生学习。组会中,导师们精心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分享寒假生活,鼓励研究生们在假期分享读书心得、科研进展、校外实践与生活感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师们给予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确保假期学习不松懈,为新学期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法学院导师与研究生外出调研、自主阅读卷宗、查阅文献情况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创新采用 “导师 - 企业 - 研究生” 三方联动模式。导师根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精准对接合作企业,为学生定制实习实践方案。同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线上、线下组会,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研究生在寒假期间培养不断线,学术与实践能力双提升。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研究生组会、实验情况

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智能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电子与储能学院、外国语学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根据各自的学科特色和培养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了工程实践、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科研和学术活动。

虽然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但研究生培养工作却从未停歇,校园里的实验室、研讨室依旧灯火通明。在课题组会上,大家热烈探讨,思维的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拓宽了学术视野。导师们全程悉心指导,陪着学生们一起深耕。冬季学期研学计划,不仅填补了假期的空白,让知识得以沉淀、科研能力持续进阶,为新学期的奋进筑牢根基,更激励着每一位研究生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卓越。